近日,必赢565net官网李妍博士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撰写的论文"How ca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chieve better development? A carbon resilience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system GMM model"在Nature子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正式刊出。

期刊简介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人文社科通讯》)是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子刊,致力于出版人文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同时被A&HCI与SSCI收录,该刊致力于出版人文社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在国内外的人文社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在JCR社会科学分区为Q1,中科院人文科学一区。根据Web of Science期刊引用指数,该期刊在人文学科-多学科领域的409种期刊中排名第3,在社会科学跨学科领域的265种期刊中排名第1。
论文摘要
在“双碳”目标下,制造业面临着低碳转型的困境。提升该行业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对于提高其发展质量至关重要。文章基于韧性理论,提出碳韧性新概念。碳韧性是指制造业应对“双碳”目标长期更高要求和短期制约的内生动态能力。随后,基于2011—2020年25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数据,文章探究了整体碳韧性以及不同碳排放强度制造业的碳韧性对行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中介作用。最后,为实现“双碳”目标倒逼下制造业发展质量提升的长效治理,文章对2024—2030年期间碳韧性与行业发展质量的关系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韧性与行业发展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碳韧性对发展质量的影响在高碳排放行业最大,中碳排放行业次之,低碳排放行业最弱。此外,在制造业整体和高碳排放行业中,资源配置效率在碳韧性与行业发展质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然而,在中碳排放行业和低碳排放行业中,资源配置效率并未起到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预测结果显示,2024—2030年期间,碳韧性将对行业发展质量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源于行业为应对“双碳”目标带来的持续外部环境压力,过度投入资源塑造碳韧性,导致韧性和效率失衡,进而对行业发展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发现,政策制定者应积极塑造碳韧性,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过程,推动产业链向高技术产业延伸,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全面提升行业发展质量。
作者介绍

李妍,管理学博士,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现为必赢565net官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生态系统韧性。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科技进步与对策》等SSCI和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ESI高倍引论文1篇。主持厅级项目2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多项省级项目。担任《Management Decision》《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